莒城春秋(三)

2025-06-19 20:22:37

莒城春秋(三)

莒国的大好山河,令一代中兴之主心胸激越,思绪浩然。他踌躇满志,目光扫视着东南方七十余里处的向国,冷峻刚毅的脸上渐有杀气凝聚。

面对如此的江山胜景,美好的季节,莒子的杀气缘何而来?

而风起于青萍之末。这要从一桩婚姻说起了。

在莒国的东南方七十里许,有一向国,是个春秋小国。起初依附于鲁国,但因去鲁较远,鲁国鞭长莫及,给予的庇护非常有限。而毗邻的莒国,正值中兴之际,与之相较当然是弱小的。向君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,遂以娇宠美貌的女儿向姜与少壮派的莒子联姻,来维系两国关系。

在那个动荡的时代,诸侯国关系多变,国君们为了国家的政治需要,往往与利害国联姻,结成裙带关系,是为政治婚姻。这种联姻多没有爱情存在,且不以两性情感为基础。

而向姜的内心自然不认同这样的婚姻,但她又无可奈何!

在向姜来说,她特殊的身份,注定了婚姻与命运不可能由自己主宰。而资本的优越会成为利益交换更好的筹码,这似乎是命定的。所以当向姜嫁到莒国后,并没有屈从命运的安排,更不安于莒国的生活。

可以说,莒子与向姜并没有过愉快的婚姻生活。虽然史册没有留下这段跨国政治婚姻的细节记载,但《春秋》告诉我们这是个悲剧。

所以,新婚未满一月,任性的向姜便找借口回母国而不归。这更令俾睨横傲的莒子所无法容忍!君王震怒,就注定会有流血!

当时,为了迎娶向姜,莒国偌大的城池装扮一新,全国都在迎接这场盛大的婚礼。莒子也倾其豪奢:装备聘礼的车马逶迤数里,参加婚礼的诸国嘉宾不可计数,婚宴的接待规制也达到了最高。

如此盛大的婚姻,赢得了无数的盛赞,却辉煌而短暂,很快成为了一个笑柄。显然,向姜并没有考量个人与国家利益的依存关系,而向国就要大祸临头了!

这却是向姜的父君没有想到的弄巧成拙的一个严重后果。

于是,去往向国的驿道上,战车铁骑,兵戈交鸣,卷起烟尘浩浩。年轻气盛的莒子一怒之下,起一支精锐之师杀奔向国。

大军气势汹汹,直逼向国都城之下。虽然向国已有防范,但还是无法抵御骁勇凌厉的精锐之师,很快就兵败城破。

莒人直接杀奔向国王庭,无视惊恐的向君、凌乱的宫室,将向姜掳掠,绝尘而去……

只留下一个弱国的惊悸与愤怒,悲恸与无奈。

这个本该美好的夏季却斜入了如许的血腥与暴力。

美女向姜,不知做何感想?而掳回的岁月又该怎样度过?遗憾的是,这些,《春秋》不会给我们答案。而费尽猜测只后,我们对历史就有了一种微茫的无力感。

回望两千七百多年前,向姜与向国,在春秋的盘面上,也注定是枚悲情的棋子,如果他们能够走的好的话,命运或许会远迈一些。但最终的宿命一定带有牺牲的底色,因为它毗邻着一个雄心勃勃正欲扩张的强国。

根据《公羊传》的解释:莒人入向,入者何?得而不居也。显然这次莒国的军队入侵向国,只是为了夺回向姜,平息莒子一怒,当时并未占据向国。

而莒人入向,却成为春秋莒国史的重要事件,在当时的鲁国等诸侯国间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与异议,口诛笔伐之辞,自然不绝于春秋的舆论界,也埋下了春秋史上一个重要的伏笔。

这是莒国在《春秋》的首次亮相,以刀剑出鞘显示了兵锋所指的锐利,以武力显示了莒国的上升之势,以暴力维护了一场跨国联姻的强权与个人意志。

一代莒子虽然挥洒的游刃有余,却也在诸侯间落下了不义之名,莒人横傲强势的一面也可见一斑。而在春秋列国的朋友圈里,虽然这次事件随之而来的挞伐之声必然会爆屏的。但对于列国而言,其警示意义应该是微小的。

然而,莒国能否在诸侯纷争弱肉强食的乱世格局中一直坚挺、开创辉煌?而向国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走向?

一部春秋,明明暗暗,一段历史,起起伏伏。记得熊逸先生曾说过:“历史这东西呀,一百年来的事情尚且疑云密布,何况千年前的往事?”

春秋舞台上的主角大多是王侯大佬、国器中流或奇人佞幸,而芸芸众生,大多会随野草寂没、如风云流散,而关键的线索能否在史家纪事的竹编之间,隐然留存?

微言大义的《春秋》,已经对历史的记载剑走偏锋了。所以对莒国的史乘就着笔甚微,而是否能给我们留下向国命运的蛛丝马迹与草蛇灰线?探幽索微,接近真相,依然是后世史家不懈的追求。

当这代莒子入向而回,他披甲执锐,逡巡于都城之上,自我感觉还是雄心浩然、志满意得的。而在他的内心,必须有所作为,才让这座新建的都城更加丰满,才能让莒国振起中兴。

而这座新城,自然带有扩张的态势与雄豪的气度。

来源:黄海晨刊

作者:柳树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最新发表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2 日本世界杯_林高远世界杯 - edeny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