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踪针灸的发展过程

2025-05-03 12:48:01

追踪针灸的发展过程

秦汉三国

战国到秦汉是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。这时期医书著作甚丰,如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、已佚的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、《黄帝明堂经》、《武威医简》、《黄帝虾蟆忌》。秦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代表包括扁鹊、华佗、张仲景、吕广等。

魏晋南北朝

魏晋南北朝战事频生,兵荒马乱,疾病不断,因而出现了很多著名医学家,如葛洪、陶景弘、范汪、陈延之、徐之才、徐叔向等。在针灸医学方面,由皇甫谧编撰成的《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》最具代表性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集理论、技术、系统的针灸专著,为针灸专科发展奠定基础。

隋唐时期

隋唐时代,社会渐趋稳定,医书得以流通,医学得以交流,针灸学也迅速发展。隋朝设立了医政制度,如御药师、待药师、医师、医博士、按摩博士等。针灸成为专门的学科,设“针师”、“灸师”等专业称号。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,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,内设针灸专业,有“针博士一人,针助教一人,针师十人,针工二十人,针生二十人”。隋至唐初中医各科的医学大家有杨上善、杨玄操、甄权、孙思邈、王焘、王冰等。在针灸学方面也有卓越成就,当时上自帝王,下至百姓,有病都多用针灸治疗,同时针灸医术也传到西藏等地。隋唐时期针灸著作包括有《明堂灸经》(归纳在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一百卷中)、《新他备急灸经》、《灸法图残卷》等。

宋代

宋代是针灸医学极盛时期,由于宋代发明印刷术,促进了针灸学文献的积累和传播,针灸专著明显增多。王惟一撰的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;不著人名氏的《铜人针灸经》;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著《备急灸法》;王执中撰《针灸资生经》等,都是针灸临床经验总结的实用专著。宋代著名的医学家,包括有许希、丁德用、虞庶、杨康候、许叔微、王执中、闻人耆年等。

金元时代

金元时期针灸学呈现百花争艳的盛况,出现了许多针灸名家和著作。如李庆嗣的《针经》、李源《流注指要》、窦杰《针经指南》、窦文贞的《六十六穴流注秘诀》和《注铜人针经密语》、忽公泰《金兰循经取穴图解》和《针经摘英集》等,为后世的针灸医学起指导作用。金元时期也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大兴时期,子午流注理论在这个时期得以更加系统和完备。

最新发表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2 日本世界杯_林高远世界杯 - edeny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